<progress id="3p3tt"></progress>
<big id="3p3tt"></big>
<output id="3p3tt"></output>
<noframes id="3p3tt"><span id="3p3tt"></span>

    金融科技的「新裝」

    首頁 > 觀點 >正文

    【摘要】一場金融科技的新變革,正在上演。

      孟永輝 原創  ·  2023-02-14 09:10
    金融科技的「新裝」 - 金評媒
    作者: 孟永輝   

     

    /孟永輝

     

    金融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成為幾乎所有的玩家們都在布局的全新領域。同金融科技的上半場僅僅只是將產業看成是一個類似互聯網時代的以C端流量為終極追求的式樣的存在不同,現在的金融科技玩家們更多地是想要通過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新的發展和突破。

     

    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科技的最真實的樣子。

     

    以往,人們在看待金融科技的問題上,通常僅僅只是將它看成是一個類似互聯網金融的存在。所謂的金融科技,只不過是一個以科技為外衣,以金融為實質的存在而已。盡管金融科技的名頭變了,但是,它的實質并未發生太多根本性的改變。不得不說,對于金融科技的加持的確可以幫助玩家們躲避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但是,若要獲得更加長久的發展,必然需要從更多的維度上實現突破才行。

     

    如果對這樣一種突破進行一個總結的話,我更加愿意將它歸結為尋找「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的共性,特別是「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的基礎性的一面,以此讓金融科技不再僅僅只是一個浮于表面的存在,而是變成一個可以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存在。以此為開端,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跳出以往的發展邏輯,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新型基礎設施,金融科技的本質內涵

     

    一直以來,金融科技玩家都不愿意投身到產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他們更加愿意僅僅只是凌駕于產業之上,僅僅只是做收割流量的買賣。在看待自身的定位和本質的問題上,他們更加愿意將自身定義成為一個平臺或者中間商,他們僅僅只是想要做撮合和中介的生意。不得不說,憑借著玩家們在互聯網時代的積累,的確是可以在撮合和中介上獲得不少的發展紅利的。然而,如果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的本質內涵定義為撮合和中介,那么,這與互聯網金融并無太多區別。

     

    從表面上看,金融科技的確可以將金融上下游的對接效率上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然而,如果僅僅只是一味地講究效率,如果僅僅只是一味地強調規模,而沒有真正認識到金融科技的本質內涵和意義,那么,等到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效率提升難以承載它所放大的金融風險的時候,所謂的發展,必然會陷入到類似互聯網金融的死胡同里。

     

    欲要突破這樣一種發展瓶頸,我們必然需要以全新的內涵來定義金融科技,我們必然需要不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看成是一個平臺和中心,而是看成一個全新的存在。在尋找「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的基礎性的問題上,玩家們找到了金融科技的新的本質內涵,這樣一種本質內涵便是新型基礎設施。

     

    這樣一種新型基礎設施,既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類似金融的存在,又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類似科技的存在,而是一個兼具了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的特性,并且在傳統金融和科技的基礎上又有了全新進化的存在。在我看來,「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所表現出來的共性——數字化的一面,才是金融科技之所以能夠充當新型基礎設施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何借助數字化的共性,將金融科技的發展貫穿于產業發展的始終;如何借助數字化的共性,將金融科技的發展深入到產業發展的細枝末節,成為決定金融科技的功能和作用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的關鍵,成為決定金融科技能否真正跳出互聯網金融的泥潭的關鍵。

     

    新型商業模式,金融科技的立身之本

     

    每一個全新的物種,必然有與之匹配的商業模式。對于金融科技來講,同樣如此。當回歸基礎,擁抱產業,成為金融科技的新發展方向。它必然需要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的創新型的商業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新型商業模式,是金融科技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科技得以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都知道,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經典意義上以平臺和中心為主導的商業模式。在這樣一種商業模式的天空下,互聯網金融的玩家們若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必然需要不斷地拓展自身的規模,不斷地延展自身的邊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撮合效率。于是,我們看到是,各式各樣的衍生于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下的新型金融產品的出現。

     

    說到底,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商業模式依然是以撮合和中介為主導的??v然是到了金融科技的上半場,我們依然看到的是,以撮合和中介為主導的商業模式。當金融科技回歸基礎,擁抱產業成為主流,我們必然需要找到與之相匹配的商業模式。在我看來,新型商業模式,是金融科技的立身之本。

     

    那么,究竟是怎樣的商業模式,才是金融科技的商業模式呢?我認為,共生、共存的商業模式,才是屬于金融科技的商業模式。在這樣一種商業模式之下,真正考驗玩家們的將不再是基于規模和效率的邏輯下的盈利空間,而是更多地考驗的是,在保證金融與科技本身的風險性和效率性的前提下,對于產業的創新變革以及效率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盈利的可能性。

     

    更為確切地說,金融科技的玩家們要深入到產業一線,真正去解決產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題,在此基礎上來找到更多新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當中,金融科技玩家們的盈利不是依靠簡單地撮合和中介來實現的,而是依靠對于產業的賦能和改造來實現的。這需要金融科技的玩家們能夠真正給產業帶來切實的改變,改變的多少,直接關系到金融科技玩家們的盈利空間。當新型商業模式成為了驅動金融科技發展的原生動能,它的發展才能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它才能徹底擺脫互聯網金融的陰影和牽絆。

     

    新型表現形態,金融科技的蛻變關鍵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會陷入到發展的死胡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并未改變金融的本質,僅僅只是將金融上下游對接的方式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而已??v然是到了金融科技的上半場,依然是如此。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依然僅僅只是借助互聯網的手段將金融上下游對接的方式發揮到了極致,而并未真正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簡單來講,它們的表現形態,并未發生本質性的改變。

     

    當金融的表現形態并未發生本質改變的大背景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場變革卻正在它所支撐的產業身上上演著。無論是對于互聯網玩家們而言,還是對于傳統產業玩家們來講,都是如此。一句話總結來看,互聯網玩家們的表現形態不再單純地以虛擬為主體,傳統玩家們的表現形態不再單純地以實體為主體,無疑是一個主要方面。

     

    綜合來看,虛實結合,正在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流和方向。未來,我們已經很難用嚴格意義上的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來定義互聯網玩家們和傳統產業玩家們。在產業形態業已發生嬗變的大背景下,我們同樣需要對「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的表現形態進行一次徹底的變革,我們同樣需要對金融科技的表現形態進行一次徹底的變革。

     

    如果對現在的金融科技的表現形態進行一次總結的話,我更加愿意將其定義為數字化的形態。無論是站在「金融」的角度來看,還是站在「科技」的角度來看,幾乎都是如此?,F在,我們所看到的「金融」的表現形態更多地開始呈現出來數字化的一面,無論是數字化的貨幣,數字化的元素,還是數字化的流程,幾乎都是如此。

     

    同樣的場景,在「科技」端也在發生著。談及「科技」,我們已經很難用傳統經典意義上的互聯網技術來定義它。它更多地開始表現出來的是,數字化的技術的一面。無論是衍生于互聯網的大數據技術,還是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幾乎都是「科技」端所表現出來的新形態。

     

    在「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都發生了深刻嬗變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的表現形態,同樣需要發生一次深刻而又徹底的改變??梢哉f,金融科技的外在表現形態的改變,直接關系到它是否發生了嬗變的關鍵所在。按照我的理解,未來的金融科技,同樣也是一種兼具了虛擬與實體的形態。在這樣一種全新的形態之下,金融科技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結語

     

    一場金融科技的新變革,正在上演。如果對這樣一場新變革進行一次總結的話,回歸基礎和底層,擁抱產業和實體,無疑是金融科技進化的重要方向,同樣是金融科技的「新裝」。在這樣一個大的方向之下,我們看到的是,金融科技本身正在發生一場深刻而又徹底的改變。以此為開端,金融科技的新世代將會真正來臨。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行業研究專家,知名KOL。長期專注行業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行業觀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孟永輝

    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i黑馬、創業邦、億歐網、投資界專欄作者。從事互聯網10年,長期關注互聯網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鈦媒體、創業邦、億歐網、i黑馬、網易、新浪、搜狐等網站發表。

    評論:
      . 點擊排行
      . 隨機閱讀
      . 相關內容
      国产AV永久无码久久一区二区,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网,国产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_大全